云木拍收藏馆 & 中国网球公开赛
照片/拾叁
视频/拾叁
7月3日,“网球中的红色记忆”——万里委员长的网球故事分享会在云木拍收藏馆举行。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万伯翱、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总裁李晓斌、中国网球协会特邀副主席刘志伟、云木拍收藏馆理事长李云惠、云木拍收藏馆馆长李云博、中国企业体协网球委员会秘书长肖宁、北京网球队原教练陈彩荣、北京市网球协会原秘书长张文尧、中国体育报原首席记者张耀光等参加了活动,一同追忆万老的网球故事,畅谈老人家为中国网球发展做出的贡献。
▲李晓斌,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总裁
李晓斌先生首先代表“网球中的红色记忆”活动发起单位之一,介绍了活动的意义和初心,他说:“中网希望让网球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营造网球文化生态圈,普及网球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云木拍收藏馆共同发起‘网球中的红色记忆’全国征集活动。”
▲李云惠,云木拍收藏馆理事长
随后,李云惠女士介绍了活动的具体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在PPT中展示的多张珍贵照片,让现场嘉宾感叹不已,大家很快进入到了“红色记忆”状态。
▲万伯翱,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
1984年2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霍克在我国访问期间,和万里副总理在国际俱乐部进行了一场充满友好情谊的网球比赛。赛后,万里对霍克说:你的发球很厉害。霍克笑着说:欢迎你到澳大利亚去,咱们再赛一场。
1985年,时任美国副总统乔治·布什又造访国际俱乐部的室内网球场,他与国家安全顾问唐纳德·格雷格合作,迎战比他大六七岁的万里副总理。与万里副总理合作的是北京铁路局职工于栋林。
这些珍贵的时刻通过文字和照片的形式得到纪录,更深深地印刻在万伯翱先生的记忆。从当年国际俱乐部网球馆的建设过程的来龙去脉,到布什在北京打球的趣闻,让人听得入神。
▲张文尧,北京市网球协会原秘书长
1985年,我国第一个以聚氨脂为原料,自己设计、自己配方、自己施工的硬式网球场在北京先农坛网球馆竣工。这对于中国网球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网球协会名誉主席万里、北京市网球协会主席张百发和北京市网球运动员及老年网球队的代表,在这个新场地上进行了友谊比赛。对先农坛网球场感情深厚,十分熟悉的张文尧老师回忆了万老打球时的故事,老人家对于坚持走到网球场的执着让人感动。
▲陈彩荣,北京网球队原教练
万里委员长对于竞技体育的前瞻性也让人叹服。早在1983年,万老在接见中国网球队运动员、教练员时说,“网球要争取进入奥运会”,“中国也要出世界网球明星”。这是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经过一代又一代网球人的努力,中国网球完成了万老的夙愿,北京网球队原教练陈彩荣女士特意带来了多张珍贵的老照片,中国网球人对于万老的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张耀光,中国体育报原首席记者
帕特·卡什的中国网球情缘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北京体育馆网球馆会见了帕特·卡什和他的教练伊·巴克利以及卡什的父母。尔后,万里副总理与李富荣配对,同卡什的父亲和本次友好访问的联系人勃布列奇进行了轻松愉快的双打比赛。作为当时报道这一新闻的记者,张耀光老师对于万老搭建轻松外交平台的风度翩翩记忆犹新。
▲刘志伟,中国网球协会特邀副主席
▲肖宁,中国企业体协网球委员会秘书长
两个多小时的分享让大家意犹未尽,大家在这些故事的分享过程中,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与万老一同在网球场上度过的美好时光。分享会的举办,也充分地展示了“网球中的红色记忆”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