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lson公司的前身Ashland制造公司诞生于1913年,它的母公司“Sulzberger & Son's”是一家肉类加工企业,创建Ashland最初只是为了回收利用屠宰场的副产品,用来制作网球拍的肠线、小提琴的琴弦,以及手术缝合线,不过业务很快就拓展到棒球鞋和网球拍领域。1915年,颇具商业头脑的托马斯·威尔逊(Thomas E. Wilson)被任命为Ashland公司负责人,他看到了体育用品市场的巨大潜力,所以果断决定砍掉其它业务,此后只专注于生产体育用品,1916年,与母公司脱钩的Ashland被命名为Wilson公司,尽管托马斯·威尔逊在1918年就宣布卸任,重新专注于自己的老本行肉类加工,但由他打造的这艘体育领域的巨轮已经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航线。
与那些从19世纪就开始生产球拍的老牌厂商相比,Wilson在这个领域起步相对较晚,而且直到二战之后,才将业务重心转移到网球项目上。但是对于如何能在竞争中后来居上,该公司自有其独到之处,截至1925年,Wilson公司已经陆续兼并了多家体育用品生产厂商,在橄榄球、棒球和高尔夫球项目上迅速抢占市场。而且Wilson公司的传统是重视与高水平教练和运动员合作,根据他们的建议改进和创新产品。在网球方面,1920年,Wilson签下当时已过巅峰的两届美国锦标赛(美网前身)男单冠军莫里斯·麦克洛夫林,首次将球员名字印在销售的球拍上,受此启发,1922年,Wilson的“顾问团”正式成立,高尔夫球天才吉恩·萨拉岑成为第一名成员,后来很多网坛高手也加入其中,并拥有了自己的签名球拍。
在Wilson打造的众多签名球拍中,杰克·克莱默无疑是最为成功的一个名字,从1949年诞生到1980年代初停产,印有这位公开赛年代拓荒者和ATP首位“掌门人”名字的木拍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把,费德勒对于经典的Wilson Jack Kramer Autograph球拍也十分钟爱。克莱默的偶像是1930年代的网坛王者埃尔斯沃斯·维恩斯(Ellsworth Vines),正是从1935年推出印有维恩斯头像的签名版球拍开始,Wilson开创了球员可以选择指定球拍重量和平衡点的先河。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顶尖球员的传承下,Wilson球拍设计不断进步,在吸取球员意见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